其實,國內人認知很低,而且很多都無心去探究,加上無錢連買第一套商品房都沒能力的,會葡萄下亂指公寓不值得買,於是人云亦云下,使得很多人都不敢買40年產權的公寓,但其實國內是有法律保障。而且,公寓因總價低,絕對是一個值得投資或資金不足的人買來自住的好方法,只要公寓的週邊交通方便,最起碼有公車出入到市中心,更重要是看看誰是開發商,若是全國5強之內的,你真的不妨去買。而且,更要看該開發商願意在此公寓盤內投入的資源配套多少,當然越大盤越好,再更是裡面有含別墅、70年商品房及公寓等多元化的樓宇類別,這就肯定無得輸! 再者,若此公寓盤當中是有其主題,明確主力推銷的是什麼的話,看到前景,這更加買來是無得輸!
所以,真要糾正一向給無知的人洗腦說成公寓是不該買這回事。
當然,買得公寓是預了管理費及水電費貴,因用商業去計。但若你總價當時買來是平宜的話,明知有升值空間的,就算二手要全款或只能借到5成去計,其實仍然有人會去接你捧的。所以根本就不存在也無需擔憂買公寓的投資價值比商品房差這回事。
這是從來沒人糾正之前一直的錯誤想法,更且無真實正確的想法,才會有如此叫人不要買公寓的說法!
原來早於2007年,大陸物權法149條已出台,明文規定凡無論是40年或70年,只要到期後於前一年申請,按"城市地產管理法"第22條和"物權法"第149條,補交:(1)不超過5位數,(2)不低於15.6/平方,就可以續期。
而且,當要拆遷時,其賠償是住宅的3倍。所以對於一線城市的公寓房,絕對是有價有市。但若你談到例如惠州,其實也需看地段與及我上提已說了,重點是它的樓盤主題定位,以及交通與週邊的配套,仍然一樣也是有價有市的,但當然現在是需等等時間去升值,但相信不出5、7年是看到前景的。
公寓在一線城市,事實是有捧場客的。當然,你也可以說二線城市,只要等到它的樓價升到痴時,其實一樣也有人願意接捧的。
而,國內的公寓其實跟香港的細價盤一樣,正因為面積細,總價低,所以平方呎價其實還比大面積的更貴。所以就是說,公寓的回報高。
不動產出台後,其實保障了產權的清晰。所以說不動產更有利於公寓,正因如此,其實什麼年期已不再重要,因為就算70年期的,有些開發商閒地多年,再到你若是二手買入的,可能餘下只有50多年的,根本就根40年期的公寓無分別,最終都要繳交費用續期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